短信办公帮您提高效率
发布时间:2025-08-05 来源:云智慧通信联盟浏览次数:3
短信在中国的兴起,不仅催生了一个50亿元的巨大市场,也赋予了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一把利器。
"短信群发平台,已经成为一种新型而实用的办公方式。"——国新办主任赵启正
"你们《金融时报》的网站在中国看不到吗?应该不会吧?"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一边对来访的英国客人解释,一边在手机的写字板上写起了短信。两分钟后,他拿起手机看了看,微笑着说,"我刚才叫人核实过了,在中国可以看到。"这样的办公方式对这位中国新闻官来说并不新鲜,从2000年开始,他就喜欢上了短信办公。"我经常开会,不方便接电话,有时还须要关机,许多等我决定的事情都不得不向后拖延;相比之下,短信就方便准确多了,即便关机,短信还会保存下来。"赵启正告诉本刊记者。除非有重大事宜亟需处理,他一般都会立即回复信息。
64岁的赵启正喜欢接触新事物,电子邮件、数码相机、手机短信,他往往和新闻办的年轻同事同时掌握。1999年他就学会了发短信。"主任的脑子转得太快,没见过的新事物他一定要弄清楚,常常把我们的脑子都掏空了。"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对此深有感触。作为中国国务院的对外代言人,赵启正随时都可能需要各种有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资料,以前他通常准备大量的卡片,现在他喜欢把信息存在手机里。
"手机空间毕竟有限,有时在与外国友人会谈时,我可以通过手机短信迅速从有关人员那里得到新信息。"赵启正说,手机短信让他有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信息查询台。
经常被会议和文件包围的赵启正尝到了手机短信办公带来的方便和效率,他的同事们也在渐渐适应他这种"新潮"的办公方式。
不少国外友人领略了中国"新闻官"的更有效率短信办公。
在一次会谈中,美国奥美公关公司的欧亚区总裁希望有机会为中国的发言人讲一堂课,参加会谈的负责人马上给赵启正发短信请示,一分钟后就收到了"可以"的回复。当听到肯定的答复时,对方几乎不敢相信中国的政府机关能有如此之快的办公效率。
采访结束后,赵启正快步走出单位大门,刚要钻进专车,发现随行人员少了一位。他掏出手机,用笔在手机写字板上迅速划了几笔。片刻,"掉队"的随行人员气喘吁吁地小跑到门口,右手还紧握自己的手机。
短信让您随时随地办公
"短信群发平台办公不仅改变了我的工作方式,还改变着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清华教授李希光
在人头攒动的海关报关大厅里,人们正排着长长的队等待办理出境手续时间的到来。这些人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无聊地随便翻翻杂志,有的在打电话。而有一个看起来像学者的人,一直都在埋头按动着他的手机键盘。
一个小时的漫长等待过去以后,他听见点到自己的名字,轻松地走过去办理出境手续。而就是在别人无所事事的一个小时的等待中,他已经把一天的工作处理了一大半。
这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授李希光正在发短信处理他的一些工作事务。这位兼博士生导师、国际传播研究中 心主任等职务于一身的教授,向来很注重办事效率,运用先进的工具和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更是他的一大乐事。当他发现用短信这种方式来处理一些工作事务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时,就开始习惯这种办公方式。
通过他的这部索爱手机,李教授可以随时随地登陆网站上网,自如地收发电子邮件,批改学生的作业,对一些重要的工作信件及时做出处理,以很快的速度用短信给对方以回复。
"在以前,这些工作是须在办公桌前完成的。像碰到今天这样出国办事的情况,很多工作就只能是堆积在办公桌上,等到回来时再做处理了。用短信这种方式来办公,就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在必要的时候,随时随地都可以办公。"李教授笑着说。
1998年拥有首部手机时,李教授就学会了发短信。2000年以后开始用短信办公。他说:"短信办公不仅仅改变了我的工作方式,而且还改变着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自从李教授爱上短信办公这种方式以后,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每天早上是打开手机看看昨天晚上收到了一些什么短信。现在短信几乎成了他一天工作行程的指南和书记员。
采访中,本刊记者问起李教授的手机中都装有些什么东西时,他麻利地打开手机,从里面拿出一个小小的芯片,用手举起来,说:"这个芯片含有128M的内存,能帮我记录1万个以上的电话号码,储存1万条以上的短信,并且能储存电子邮件和一些重要的文件和资料,还可以移到电脑上用,相当于一个移动U盘。"说完,李教授把芯片放回手机,刚一开机就收到一条短信,是秘书发给他的:"教授,今天下午3点在中南海接见美国大使。请您一定不要忘记。"
他像一个时尚的年轻人一样按着手机键盘,编辑着短信马上回复对方。从李教授愉快的表情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对短信办公带来的便利是多么的兴奋。
每一种业务背后都隐藏着一条特定的价值链,如今短信是移动通信运营商新的业务增长点,用户则是短信产业链末端的神经细胞,是支撑整个产业链正常运转的基础和众多上游厂商争夺的客户资源。
就目前而言,手机短信的应用在企业商务及政府官员和学者办公应用方面还是刚刚起步。基于短信网络平台进行办公,对于一些企业、政府机关和校园的应用仍然是相当品质好的。短信办公网络在中国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意识的问题,支撑短信办公的产业链正常运行的大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信息时代要求电信运营商须与上游的设备制造商和下游的应用服务提供商合作,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手机短信的成功正是产业链成功黏合的结果。而将这个产业链连起来的核心就是应用。
短信只是基础,应用才是未来市场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