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于短信的喜爱
发布时间:2025-05-17 来源:云智慧通信联盟浏览次数: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手机也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短信是手机的一项重要功能,逢年过节我们都会收到大量祝福短信,平时也会收到朋友的幽默笑话,让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前段时间的美国《侨报》报道:不止一项调查显示,与其他手机大国的民众相比,中国人更喜爱收发短信。中国人为何爱发短信?到底是什么魅力使中国人如此依赖短信交流?
1、与中国含蓄的交流方式有关。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经对中国人喜欢收发短信很不解,他的中国员工告诉他,这是一种中国式的含蓄交流方式。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造就了我们这个伟大而含蓄的民族,我们不像欧美国家那样直白,中国人总是把一些问题用含蓄的形式表达出来,当然这里我们不考究含蓄带给我们的好处和困扰。
2、短信较之电话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更能让国人接受正是中国人的含蓄交流方式决定了我们的大众性格,很多难以启齿但不得不说的话我们当然会选择短信方式,不会看到对方,不会听到对方的声音,让我们更加轻松面对一些事情。较为突出的就是情感表白。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据说效果不错。短信传递的暧昧有时候超出了电话直接交流所带来的作用。
3、文字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文字是有独特魅力的,想必无人反对。当经历过很多事情后,文字会以一种特殊的形式把经历记录下来,升华为一种美丽,而存在!短信是以文字形式传达意愿的,看到一个个方块字,会让人的脑袋飞速运转,文字带给人的感动是不容忽视的。再举个比较俗气的例子:朋友给打电话说祝福我身体健康,我会回他一句话:你真矫情!但假若换做短信,我会回复:谢谢,同样祝福你!这并不是做作的伪装,而是文字带给的感动,看着一行行问候短信,心中会随之产生难以形容的感情。
4、相对来说节省了开支。短信用户大多还是在校学生,相互之间问候学习以及生活。学生本无经济来源,短信相对于电话,比较便宜,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事情没有必要多浪费人民币。对于在外的务工人员,为了贴补家用,四处打工,处处省钱,因短信的开支相对较少,很多在外务工人员也选择短信联系家人和朋友。
5、短信比直接通话显得浪漫。谈到年轻人,包括很多在校学生,都喜欢追求浪漫,短信传情较之电话交流显得更为浪漫和温馨。看过一个朋友的手机短信,他女朋友发来的编辑成“心”型的短信,诉说她的思念,搭配上一些矫情的文字,看上去更加和谐。虽比不上摆“心”型蜡烛的激情,但也会让人的心顿生暖意。所以说短信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的年轻和活力。很多朋友都订制了短信包月业务,为的是多发几条短信息,当然很多人的月短信量还是大大超出了这个订制额度。中国人喜欢发送短信之多另世界称奇,但这也是有一定的道理。